逃避亦追逐:“318”上的自行车

date
Apr 7, 2020
slug
318-bicycle
status
Published
summary
318 川藏公路异常火爆。根据517318联盟的初步统计,每年在川藏公路徒步和骑行的旅行者已超过五万人次。
tags
Communication
Sociology
Academic
type
Post
auth
318 川藏公路异常火爆。根据517318联盟的初步统计,每年在川藏公路徒步和骑行的旅行者已超过五万人次。
一个普通人的318骑行纪录片也颇具影响力。《行疆》是江西理工大学毕业生况露2014年独自完成的川藏骑行纪录片。该片记录了况露在毕业间隔年里,从成都骑往拉萨的134天的游历。与精致的工业化生产或成熟的艺术化创作不同,该片从策划、拍摄到剪辑、发行均由一人完成,设备较为简陋、剪辑较为粗糙。但其豆瓣评分达9.5、满分占比78.9%,甚至被一些观众称为“最佳的骑行纪录片”(豆瓣评论)。该片不仅获得了极高的评分和骑行爱好者的广泛赞誉,许多爱好者还因该片下定决心踏上了川藏线的骑行旅程。
有趣的是,促使人们骑行旅游的并不都是积极的动机。骑行对不同的人存在着各异的吸引力。锻炼 (Beierle, 2011)、毕生梦想、成就感和追求完整、增进家庭/朋友相处机会、健康原因、职业变化、关系改变、纪念或庆祝、休闲或探险、自主与成就 (Gonzalez、Hanumara、Overdeep和Church, 2006) 都是骑行动机的积极解释,但Ritchie和Hall (1999) 则认为除了独处、探索、身体挑战、寻找类似/避免类似、社会交往这几种积极动机外,也存在逃避社会的可能。
在一战前的欧洲,工人阶级青年们就通过在欧陆漫游以获得工作与技能成长,青年在道路上的漫游曾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因素。尽管青年的道路漫游或旅行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成为了一种漫游文化,不再具有鲜明的消极社会因素。然而,青年们仍在道路旅行中寻找工作满意度的缺失,就意味着这些青年的道路旅行仍未与社会因素完全脱离。
而在中国,318自行车旅游的昌盛是否存在社会性的因素呢?《行疆》的影响力是否可以被轻易复制呢?
本文使用了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两种方法,对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对豆瓣用户的影评作内容分析。纪录片文本以哔哩哔哩和优酷两大视频平台发布官方账号“行疆之路”发布的视频为主,以作者况露在其微信公众平台的说明性、补充性文本为补充。豆瓣用户的影评包含短评和长评两个部分,因长评数量较少,本文对短评(N=249)作内容分析。
文艺作品的意义需要不断完成从创作到读者或观众的反馈的循环,故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纪录片中作者的“传递”与观者的“反馈”:纪录片制作技巧或局限所展现出的质朴真实、作者在描绘奇景中使用的转喻修辞以及在对话中不易捕捉却切实存在的作者与观者达成共识的动机。

质朴的真实

《行疆》在拍摄、配音和剪辑三个方面都为观者呈现出一种极为真实、不做作的感觉,尽管该片的三个方面都有作者的许多额外考量。就该片的镜头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人称的镜头、第三人称的镜头以及自拍镜头,而三类镜头在内容、画面和声音上分别具有一致的特色(表一)。
这种特色并不能被解释为作者的无意识选择。以第三人称镜头为例,由于该片由作者独自完成,所有的第三人称镜头都由作者先在某处固定相机开始拍摄,然后骑到其他地方在骑回来完成拍摄。而在最终纪录片的剪辑中,作者舍弃了所有的整理和拍摄镜头,仅仅留下了“表演出”的第三人称镜头。以配乐为例,作者在其发表在个人公众号的文章《行疆|怎样剪辑制作一部旅行纪录片中》强调了配乐选择的重要性以及“画面切换一般都会伴随着踩节奏的节点”,与这就使得不无意识选择的解释只能被舍弃。
晃动而模糊的镜头、接地气并受年轻人喜欢的背景音乐以及自拍中呈现出的住桥洞、失温、没有现金等重重困难共同构筑出质朴的真实感。

奇景的转喻

在本片讲述的故事中,风景占了非常大的部分。在纪录片中,这种风景被显性地解释和强调为“祖国的大好风光”、“中国人的景观大道”(G318国道),然而,在大量风景的的描述和解释中,隐藏着作者的转喻修辞。
这种转喻贯穿了纪录片始终,在片头的注解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加粗标记的为片头使用大字号强调的画面注解):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这个星球生命何以存在;脚下土地河川,可抵岁月轮转。疲于奔命的个体,可窥生命另种可能;若你同我样热爱这土地,可也会踏上这般旅途13410248公里,一个人的毕业旅行,深入边陲异域单车丈量着生息之地。不睹骏马草原,怎知生命如歌?不察岩羊绝壁,怎谙自由真谛?霓泉划破夜空,牧民欢舞马场,广场一曲锅庄昆仑铁骑亮剑沙场,藏族寺庙流苏,哈族小孩系别,维族蜜瓜难忘,图瓦人森林明途,xin不全是bao乱,秦岭南北咫尺,祁连之巅有冰川,藏西阿里是荒原,天山偶遇俄罗斯骑友新藏线搀扶荒原,野牛沟摩友共度,中哈边境道别日本友人霍尔果斯流连余晖,塔克拉玛穿越死亡之海珠峰大本营望地球之巅,冈仁波齐转山祈福。追随探索的脚步,向着黎明勇往直前跋山涉水若需要理由,那请我灵魂也洒遍水万山千旅行如开卷。生命不止一页,纵使平凡是注脚,至少还能翻篇;岁月车轮滚滚向前,脚下道路渐行渐远山河依旧容颜易欠。幸运的是……年少之心如是未变。行疆——大型骑行纪录片。”
这段注解长达430个字,不是单纯地对画面所描述的景物进行注释,而是重组了这些景物,形成了一段完整的、关乎其意义的阐释。在开始,作者引用了转用了被多次作为背景音乐的朴树《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为整段注解奠定基调;接着解释了踏上这段“旅途”的动机,即因为热爱这片土地,希望窥探生命的可能性;作者继而在强调了本次旅途的宏大数据之后,将沿途的美景奇遇以主题的形式分别描绘和展示;最后,作者强调,“纵使平凡是注脚”,但幸运的是“年少之心”。
在这段注解中,作者希望为美景和奇遇建立“与平凡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独特意义,这种意义是对平凡和常规的反抗,是对自由的追逐。然而,这段注解亦流露出对自由的看法——“岩羊绝壁”式地克服困难才能享受自由。“岩羊绝壁”是对夕阳余晖中山羊站在荒芜的峭壁之巅的的描述,但作者通过注解想观者传达了这就是“自由真谛”的阐释。前者可以认为是直接的画面描述,而后者这样的一种价值观的建立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逃避地追逐

作者所在的学校并非一流名校,他也坦言自己并不喜欢专业实习那样的工作、大学期间也“没有好好学习”,反而迷上了单车旅行。这是作者毕业后选择间隔年旅行、拍纪录片而不找工作的原因之一。然而这样的人生规划并没有得到作者父母的支持:“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反对这个事情”(江西卫视采访)。于是,作者决定瞒着家人开始自己的骑行拍摄之旅。随着纪录片的传播,作者不仅得到了能够支撑他生活的收入、得到了主流媒体(如江西卫视)的关注,还得到了父母的和解和赞同:“我每集都看,有时候我反复都看”。这或许也是文步乡被作者成为家的、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之外的特殊原因。
不被理解和接纳的故事很容易引起共情,而通过骑行这种困难反而烟消云散就变得令人羡慕。对豆瓣短评的评分原因进行编码发现佩服作者勇气的评价占了绝大部分(表二),支持了这样的看法。
然而,为什么偏偏是一个大学生、毕业的进藏之行能够获得“佩服勇气”的广泛赞誉呢?大学生与完成义务教育或者高中教育的学生的差异在于,投入了非常多的时间或金钱用于参与高等教育,这种投入的期待建立在收益预期的基础之上。然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居住地对于进入不同层次的高校仍然有直接的影响(吴晓刚, 2016),而大学毕业生供求关系日益从“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转变(吴克明、卢同庆和曾新, 2013),这导致许多大学生并不能找到心目中的理想工作,作者对实习工作的态度就是这种社会环境的反映。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大学生对川藏骑行的趋之若鹜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呢?
在影片首映的2015年,这种社会流动的弱化得到了重视但尚未达成共识。在影片及补充性文本不断强调大学生活及平常生活的不如意之中,作者和观众在一种模糊的认知中达成了共识并造就了《行疆》的神话。如果这种共识业已达成,那么纪录片的意义的丧失了其情感内核,而这种模糊的共识是不可复制的。
幸运的是,该片仍然提醒了纪录片的创作者,纪录片的情感内核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至少在本片中,就远远地超越了制作技术的不足。
谁的故事?
《行疆》一片,其在内容、画面和声音上使用了诸多技巧强调纪录片的真实性,这种技巧是可复制的;然而,对高等教育社会流动作用弱化的模糊共识的社会环境并非可复制的。尽管如此,影片依旧对纪录片特别是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一是对真实的再现仍然是纪录片的核心要义,二是强大的情感内核能够极大地弥补影片制作技巧的不足。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VLOG催生出了新的纪录形式。《行疆》在传统纪录片的互联网转向阶段所展现出的特色及其成就或许对正值新一轮转向的创作者提供制作灵感。同时,无论是再现真实的技巧,还是强大的、能够引发共情的情感内核,都直指纪录片亘古不变的问题:
它是谁的、又是什么时代的故事?
318 川藏公路异常火爆。根据517318联盟的初步统计,每年在川藏公路徒步和骑行的旅行者已超过五万人次。

© Reynard 2021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