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说电影 | 《流浪地球 2》:个人英雄主义的超越和遗憾

date
Jan 22, 2023
slug
the-wandering-earth-ii
status
Published
summary
幸运的是,这个春节《流浪地球 2》满足了大刘以及科幻的粉丝一个久违的梦想。流浪地球的前作在荣获诸多华语电影奖项之外,其特效所呈现出的中国电影工业的巨大进步被网友爱称为“中国科幻的第一个里程碑”。与前作相比,这个续作的特效其震撼程度更是上了一个台阶,完全足够让电影院的观众身临其境以至于暂时忘记时间。
tags
Movie
Entertainment
type
Post
auth
特效:科幻电影的又一个里程碑
近期比流浪地球更受关注的科幻作品,或许是刘慈欣的改编电视剧《三体》和略早推出的改编动画《三体》。然而从特效来看,不幸的是,动画特效经费被网友怒斥“用在了刀背上”,电视剧则囿于经费,没法做到像电影那么震撼。
幸运的是,这个春节《流浪地球 2》满足了大刘以及科幻的粉丝一个久违的梦想。流浪地球的前作在荣获诸多华语电影奖项之外,其特效所呈现出的中国电影工业的巨大进步被网友爱称为“中国科幻的第一个里程碑”。与前作相比,这个续作的特效其震撼程度更是上了一个台阶,完全足够让电影院的观众身临其境以至于暂时忘记时间。
我认为光是特效(含音乐和音效等体验上的技术)就已经值回票价。但流浪地球 1 的画面表现力已经为人称道,让本作成为第二个里程碑的真正意义在于剧情和立意的超越。
超越:从个人英雄主义到民族英雄主义
如果一个面向大众的同时又面向历史的科幻电影,缺乏对人性的关怀,那么它一定会失败。面对大众的失败很好理解——人们用脚投票;面向历史的失败则是,往往无法留下历史的痕迹。与之相反,在科幻电影史上留名的作品,往往都对人、伴侣、团体、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有着深刻的讨论——毕竟纯粹的科学幻想无非是 E≠mc^2 的空洞罢了。
影片如何满足这种期待?同为老刘作品的三体,以未知文明为引,描绘了人类的挣扎、彷徨、自立,所以我们能在字里行间、电视剧中看到人和人之间的血脉连接。这种群体和文化的共鸣,不仅存在于荧幕上 9999 年地球危难之时,也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更是数万年前人类得以延续的前提条件。这种共鸣的广泛性和延续性,保障了满足这种期待的电影在大众和科幻影史的重要地位。
那么《流浪地球 2》 是否满足了这种期待?我认为是的。与多年前上映了的《刘培强总动员》不同,影片的冲突和困难的解决不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或者在关键情节起着关键作用),而是一群人共同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共同拯救了自身。前者与后者的真正不同在于:后者更令人信服,并且为中国的科幻电影的情感内核指明了方向。
中国人的精神,并不来自于伊甸,而是黄土。面对山,愚公可以移山;面对海,精卫可以填海;面对刀,文天祥可以振臂;面对死亡,中国有千千万万人可以喊出:“何惧之有”。此前的诸多科幻电影所强调的个人英雄主义,或许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其西方色彩:英雄在虚拟世界中的全知全能充满了神那样的超越,而个人在社会中的独立型则更不符合中国大众的日常状态。所以,本作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超越,不论是刻意的设计还是模糊的探索,既完成对自己的超越,也用扎实的成功为后来的中国科幻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榜样,非常值得尊重。然而本片仍然存在两个不小的遗憾。
遗憾:利伯维尔与”中率“联合组织
影片以一个在名为利伯维尔(Libreville)的城市的小动乱开头,是第一个遗憾。这个城市说小,却是加蓬这个国家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被法国人以 “liber will”(民主意志)命名,却曾是一个知名的奴隶港湾。于是,影片中动乱的情形、该城市的历史就与侵略者赋予的”神圣“名字产生了戏剧性地关联。尽管虚构的对比也是常见的艺术手法,但导演在影片开头地点的选取显然并非无意为之。然而这种刻意和全片的内核基本没有关联,极有可能是非故事的原因所致。
影片的第二个遗憾则继承自其前作,”中率“联合国。对于前作的看官或许仍然记得起来,在前作中,名为陶瓷的国家在世界性联合组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延续了下来。在本作中,名为陶瓷的国家仍然在非常多关键的地方担当了”世界领袖“的唯一作用,让人跳戏且怀疑,原因有二。
其一,在人类生死存亡的关头,难道人们会允许有且仅有一个国家来决定人类的命运吗?其二,在 2019 年,前作被遴选参评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遗憾败北,或许更加注重故事本身的合理性、更加注重强弱国视角的不同审视,更加有利于本作赢得国际认同。
回头想来,本作对于利伯维尔和群体性成功的强调或许就是一种民族英雄主义的诅咒:成也萧何败萧何。

Reynard © 2021 - 2024

Powered byVercel